据路透社(可不是路边社)11日报道,根据该社了解到的一份美国政府文件,美国军方计划为建设稀土加工设施提供资金,目的是为了确保本国用于制造军事武器和电子产品的国内稀土供应。报道称,该计划是华盛顿紧急行动的一部分。今年早些时候,特朗普命令美军重建这一稀有材料的产业供应链,他还警告说依赖其他国家提供这些战略性材料可能会威胁美国的安全。
据报道,美国军方计划为建造稀土提炼厂的公司提供整个成本2/3的资金支持,还至少为一个项目进行融资,今后可能会为更多的项目融资。在陆军做出这一举动之前,美国军方今年早些时候对美国的稀土供应链状况进行了调研。业内人士指出,建一个试点稀土加工厂的成本在500万美元到2000万美元之间,这取决于选址、规模及其他因素。建一个全面的加工厂的潜在成本要超过1亿美元。目前在阿拉斯加开采稀土矿的美国乌科尔稀有金属公司首席执行官麦肯齐称:“美国的稀土产业需要政府大力扶持才能与中国抗衡。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需要来自华盛顿的全面支持。”得州矿产资源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凯塞则称:“这次不再是资助一项研究,而是要在美国重建稀土供应链”。
而这,也是自二战曼哈顿计划制造出第一颗原子弹以来,美国军方首次对商业规模稀土生产进行金融投资。
对于这样的消息,李老湿表示非常欣慰,因为之前的分析是正确的,果然老美还是熬不住了,而且这也让之前一些国内人士对中国稀土牌作用的质疑得到了最佳的反面印证。不过,由于稀土工业环节众多,作用复杂,因此,还是需要李老湿再给大家敲敲黑板,来说说为什么稀土就是中国贸易战的王牌!
稀土金属,也叫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第Ⅲ族副族元素钪、钇和镧系元素共17种化学元素的合称。
稀土元素并不稀有,与其名称不同,稀土元素(钷除外)在地壳中的丰度相当高,其中铈在地壳元素丰度排名第25,占0.0068%,与铜接近。而其中稳定元素里丰度最低的镥在地壳中的含量比金甚至还要高出200倍。
而之所以人们称其为稀土,主要有两点原因:
为什么稀:一是因为它很难单独分离,基本都是两两一起生成合金;
二是稀土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相当分散,很少有稀土元素的储量大到出现容许商业开采的矿床。
所以,单独出现或能提取的稀土很稀少,很珍贵。
为什么土:则是因为18 世纪发现这些元素时,只能用化学法制得少量不溶于水的氧化物,长得很像土,历史上又习惯地把这种氧化物称为“土”,因而得名稀土。
稀土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工业黄金”又或“超级工业味精”,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大幅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除了军事高科技产品的广泛运用,稀土在社会生活中也几乎随处可见,在手机、电脑、变频空调、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产品也都与稀土的应用分不开。
中国的稀土牌到底有没有用
首先,要从中国的稀土产业现状分析,知道咱们有枪在手,才能打仗不愁。
敲黑板,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所有17种稀土元素的国家,尤其是国防科技工业特别需要的重稀土储量较大,如钬、铕、铒、铥、镱、镥和钪等。但其实中国稀土产业优势不是稀土原材料的丰富,而是先进的分离提纯技术。凭借这一优势,中国才能以30%的稀土资源为全球提供了80%的稀土供应。
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的徐光宪院士刻苦攻关,20世纪70年代就实现了稀土分离技术的重大突破。他创建的“串级萃取理论”解决了稀土分离的难题,在全国普遍推广应用后,使中国单一高纯稀土的生产与外贸占到全世界80%以上的份额,甚至在上世纪90年代迫使美日稀土分离厂停产,并且使中国在稀土提取专利数量和水平上也远超日美,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和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目前,我国稀土分离冶炼能力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分离纯度超过 99.9999%(美国目前的技术是99.9%)!而美国人因为长时间购买中国稀土,已经荒废了这门手艺。
而中国稀土产业除了以上优势之外,还有一项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就是稀土永磁材料,这是由稀土元素合金所组成的强力永久磁铁,即钕铁硼永磁材料。
敲黑板,2018年,美国有近三分之二的稀土永磁材料供应来自中国。
目前,中国大陆占全球稀土永磁材料中中低端产量的90%以上,高端的50%以上。其被广泛应用于各项生活器具上,比如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节能变频空调、节能电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等,甚至比稀土金属本身更有价值。此外,稀土永磁材料也被认为是许多军用武器中必不可少的核心元素。
可能有人又会说了,高端永磁材料日本和德国也有全球50%左右的产能啊?但是,对不起,两国的稀土原料和分离产品也必须仰赖中国的出口,如果让我兔不开森,不好意思,你们的产能也会归零。
稀土牌到底能否让美国认怂?
有童鞋说了,美国也能找到稀土啊,咱打不了这牌,更不是王炸。这就要听老湿敲黑板了,不然毛衣战这场考试,你真的就不及格了。
美国确实拥有当年全球最大的稀土矿,即加利福尼亚的芒廷帕斯稀土矿(Mountain Pass), 这也是美国唯一还在运转的稀土矿。它在20世纪60至80年代期间曾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供应源,其中稀土储量约1669万吨,稀土氧化物约130万吨。但是,它常年处于停产状态,最近刚刚恢复运营。
除了国内恢复开采,美国近日还开始联手澳大利亚、印度以及巴西等国进口稀土。但是,关键在“但是”,就算美国采取各种应对措施,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仍然很高。
而事实情况是,今年以来,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商务部先后派团前往加拿大、澳大利亚、蒙古国以及非洲多国,联系共建稀土开采加工厂。今年5月,澳大利亚最大稀土矿山莱纳斯宣布和美国得克萨斯州蓝线化学品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在美国建立稀土加工厂。7月,被称为“反华急先锋”的美国参议员卢比奥提议,建立一个不受《反垄断法》束缚的“稀土联盟”。7月底,特朗普在华盛顿会见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双方讨论了包括稀土在内的美国在蒙古国的矿业投资。9月,澳大利亚政府公布报告,计划在全澳范围内力推15个稀土和关键矿业项目,开发总成本达57亿澳元。而李老湿不久前也曾撰文分析特朗普提出购买格陵兰岛的意图,这一想法尽管看起来可笑,但美国其实是瞄准了那里的资源,尤其是稀土矿藏。
虽然一顿操作猛如虎,但是结局还是很痛苦!
美国全世界寻找稀土供应商和替代品,如今却不得不将目光转回国内,这表明美国妄图打造全球“稀土联盟”并不成功,因为这样的联盟只是一个“政治联盟”,而且受到资源、技术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即使建成,也是十多年后的事,远水解不了近渴。
这是因为,敲黑板!
首先,在稀土加工中最关键的流程上,即将稀土氧化物转化为金属,及提纯分离技术方面,中国完全占据全球主导和领先地位,而且技术好、成本低、产能大。
以至于其他国家的企业再投资赶上也要3-5年的时间,而且技术还要从中国进口。稀土生产是一条供应链,中国控制的正是这条供应链核心部分,而且是完全控盘!
二是美国本土开采的稀土主要为轻稀土(包括芒廷帕斯),而主要用于美国国力支柱之一的军工业的重稀土,才是真正的稀有的皇冠上的明珠,而其“绝大多数储量在中国”。
作为世界第一军武强国,美军自然是“吃土”大户,那么,它们是有多需要土呢?可以说,美国陆海空三军,哪家一天不来点稀土,不是浑身难受,而是立马嗝儿屁。
美国称霸世界的急先锋美国海军:
而先锋中的主力,自然是核航母和核潜艇,它们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稀土。其使用的核反应堆中,结构材料、屏蔽材料需要钐和铕,反应堆抑制剂需要钆,核燃料稀释剂需要钇,钇还因为耐高温和耐腐蚀,被当作核燃料的包壳材料。同时,稀土还应用于其舰船制造中,据统计一艘美军提康特罗加级驱逐舰需要5200磅(约2358千克)稀土,而制造一艘俄亥俄级核潜艇则需要9000磅(约4082千克)稀土。
而美国空军如果没了稀土,也就像掉毛的山鸡,断翅的老鹰:
据统计,制造一架F35隐形战机需要930磅(约421千克)稀土,而镝﹑钕﹑铽﹑铕﹑钇、铈也都属于战斗机领域常用的几种稀土元素。
再以美空军目前最先进的五代战斗机F-22为例,其最让人艳羡的就是它如“菊花”般盛开的F119发动机。美军五代机发动机的叶片,以及燃烧室大量使用含有钇、铼等元素的阻燃钛合金,可以在高温高压高离心力的环境下提高核心部件高温抗蠕变性,改善铸造性能和温室和焊性。
虽然铼元素并不属于稀土,但缺了氧化钇涂层,发动机照样被“爆菊”。
除了发动机,其机体还使用了含有铈元素强化的镁钛合金,以保证超音速状态下的结构安全。为了保证隐身性,也采用了氧化镓和稀土元素混合的隐形涂料。所以,一旦离开了稀土元素,F22可能就只剩2了。
李老湿敲黑板
而即使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美国陆军,也严重依赖稀土来支撑其装备运行:
比如M1A1和M1A2坦克,其炮管在电渣重熔钢生产阶段也都需要加入稀土元素,用以提高合金钢的韧性,不仅威力大射程还远。而车身特安装有更加坚固的稀土装甲,抗打击能力比使用的碳钢提高了近1倍。
此外,美军一向引以为傲的精确打击能力也都是建立在大量使用稀土之上。杰达姆炸弹的点对点打击、战斧式巡航导弹能钻进透风口,都是因为拥有含有镨、钕、钐等稀土元素的制导元件;“爱国者”导弹制导系统中则使用了大约2-4公斤的钐钴磁体和钕铁硼磁体用于电子束聚焦。
综上所敲,目前社会上流行一种声音,认为中国只是开采稀土原矿然后给西方先进国家提供廉价原料,美国可以随时找替代来源,贸易战中国打不了稀土牌,其实是一种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
总体而言,稀土应用包括“原矿——精矿——分离产品——功能材料——器件——实用商品”这样一个产业链,其中越接近后端,对环境的破坏越小,效益越高。中国目前在该链的前4个环节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尤其在分离产品和功能材料两个中间关键环节上完全可以抓住全世界的咽喉。
李老湿敲黑板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蕴含稀土资源,但能分离并制造高端功能材料的只有中国。
我们只是在最后两个应用环节确实还与美日欧有较大差距。但是,这绝不是说明中国只是在廉价卖原料,让国外提纯使用,中国只是在应用层面还有差距,而这也是因为国外在高端制造业方面对我们进行了长期严密的封锁。
而今在毛衣战环境下,美国自然不会再将应用稀土的高科技产品卖给中国。
可是,别忘了,美国你自己还要用啊!你也许可以自产原料,甚至去印度、澳洲、巴西甚至去俄罗斯买原料,但没提取技术和高端功能材料制造技术,就好比生吞活剥,茹毛饮血。就像你不能把小麦当面包吃,把石油当汽油用!这下也让你尝尝掐脖子的味道,反正中国早已习惯这种状态,而长期享受高科技福利的特离谱、美国人民乃至强大的美国军队自然对此表示非常不适应。
不过,特别需要指出和警惕的是,由于稀土资源的特殊性,即越是发达国家越需要和不可再生性,美国即使坐拥世界第二的储量,也不急于恢复稀土开采能力,反而是大量进口。李老湿看出了美国的险恶用心,这很有可能是其企图将此作为未来遏制中国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等中国现代高科技产业进一步发达后,需要更多的稀土原料制造高端产品,而那时中国的储量也开采殆尽,美国反过来就可以利用长年储存的稀土来遏制中国的发展。
李老湿曾经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积极进口国外稀土,最近我们欣喜的看到,加大对外国稀土矿藏的进口。《日本经济新闻》称,中国2018年稀土进口量激增至2017年的近3倍,而美国则变成了矿产供应国。芒廷帕斯公司经营着美国唯一一座稀土矿。今年,该公司将其开采量提高了一倍,将超过3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15%。不过,芒廷帕斯的稀土矿却不得不运往中国进行加工。
当然,中国稀土产业也有自身的问题,比如说缺乏统一管理、产量供大于求造成国际市场话语权过低、绿色开发能力滞后,环保安全问题还比较突出、研发投入不足,高端产品应用有待提升等等。
因此,在毛衣战环境下,中国对自身稀土产业更加重视,特别是对高端产品应用方面正加大投入,全速提升,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要感谢美国倒逼中国加速从根本上进一步提升稀土产业整体水平,真正保持世界第一。
所以,要成功需要朋友,要巨大的、世界第一的成功则需要强大的敌人!感谢你,亲爱的总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