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厂商200家左右,主要包括中科三环、宁波韵升、首钢磁材、金力永磁、正海磁材、京磁材料、安泰科技、宁波金鸡、英洛华、中北通磁、银河磁体、中元磁业、大地熊、海天磁业等。
钕铁硼行业里,日资企业一直位于“做标准”的产业链顶层,而中国企业多数时间表现为通过技术攻关成为产能转移的承接者。尽管我国钕铁硼永磁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产品门类齐全、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研发能力的产业体系,但由于低端钕铁硼领域进入壁垒低,产品差异化小,同时受生产设备、工艺控制水平和自动化程度等的限制,我国钕铁硼磁体长期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国内的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较大。高性能钕铁硼产能国内产能集中于头部企业。由于高性能钕铁硼是在资金与技术方面具有极大的壁垒,导致该行业的行业集中度非常高,新进入者的难度会非常大。从性能钕铁硼行业进入壁垒来说,具体涉及到专利及技术壁垒、非标准化产品的制造壁垒、资金壁垒非常大和品质认证壁垒较大。从全球市场来看,日本日立金属、信越化学等企业占据了全球高性能钕铁硼48%的市场份额,其中日立金属作为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行业先驱,是全球最大的高性能钕铁硼生产厂商。德国VAC公司也主要致力于高性能钕铁硼产品的生产,全球市场份额约占2%。由此可知,中国虽然占据全球87%产量,但大多为低毛利率的中低端产品,国外巨头占据了高性能钕铁硼半壁江山,国内企业向高性能钕铁硼转型仍有很大空间,而且以国内制造业和产业集群优势,这种转移几乎是必然。近几年,国内企业就不断引入国外钕铁硼永磁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投入资金开展自主研发,推动了我国钕铁硼制造技术的快速提高,主要高端企业纷纷计划扩产。
3.国际国内主要产商对比
从全球钕铁硼生产规模排名来看,我国企业占据绝大部分榜单,但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商集中在中科三环、宁波韵升、正海磁材等企业。参考海外磁材巨头的生产模式,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聚焦特定中高端应用领域,集中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企业,有望突出重围,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先者。
(数据较早,仅供参考)
4..产品出口情况
我国稀土永磁材料生产能力居全球前列,且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永磁材料出口国,德国成为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品主要出口地区。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稀土永磁产品出口至全球6个大洲、100多个国家,其中出口德国的产品占比最大,达17.6%,其次是美国和日本,分别占比11.3%和11.1%。随着国家对稀土下游深加工产品把控度提升,未来出口中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将有所改善。
注:钕铁硼产业是一个专利性极强的行业,只有在获得专利许可并缴纳专利费后,才可以在专利地区销售磁体单体或配有磁体的部件。钕铁硼专利是一个专利包,虽然主要的专利已经接近到期,但还有许多辅助专利未到保护期,仍能保护若干年。在中国制造、销售和使用钕铁硼磁铁并不涉及任何专利问题,但如果未获得专利许可证,其产品不能出口到专利覆盖区,否则构成侵权。
三.未来需求预测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9年全球钕铁硼下游消费占比图如下:
随着全球新能源发展和各国环保政策的推行,新能源汽车、风电节能产业或将迎来高速发展,高性能钕铁硼需求有望释放巨大潜力。而且,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节能环保的纵深推进,未来几年中国钕铁硼产量和国内需求量实际都会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比如以下两组数据:
1.灵动核心产业研究中心预测(需求量)
据灵动核心产业研究中心预测,我国钕铁硼磁铁市场需求量到2022年钕铁硼磁铁市场需求量为16.33万吨。
2.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产量)
全球钕铁硼下游消费分布在电机业、公交铁路、智能机器人、风力发电和新能源汽车。上述行业未来5年的行业增速都均超过10%,由此带来我国钕铁硼产量的增加,前瞻初步保守估算未来5年我国钕铁硼产量保持6%的增速,到2025年超过26万吨。
$盛和资源(SH600392)$$中科三环(SZ000970)$$比亚迪(SZ002594)$
@今日话题@雪球达人秀@多想点